English

登徒子与唐勒

1998-03-26 来源:光明日报 ■杨 义 我有话说

在古代通俗小说中,称一位风流才子“貌如宋玉”,如同称一位二八佳人“美若西施”一样,都是众所周知的对人姿色的极度形容。不尝想史书上对宋玉的容貌并无只字记载,对于他的容貌的印象完全来自一篇辩诬的文章,名曰:《登徒子好色赋》。登徒子在楚王面前说宋玉的坏话,说他“体貌闲丽,口多微辞,又性好色”,大概是要把他形容成一个标准的轻薄之流了。

宋玉的辩解,简明扼要:“体貌闲丽,所受于天也;口多微辞,所学于师也;至于好色,臣无有也。”随之,他用才华横溢的语句,讲了一个动人的故事:

“天下之佳人,莫若楚国;楚国之丽者,莫若臣里;臣里之美者,莫若臣东家之子(女儿)。东家之子,增之一分则太长,减之一分则太短。著粉则太白,施朱则太赤。眉如翠羽,肌如白雪。腰如束素,齿如含贝。嫣然一笑,惑阳城,迷下蔡。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,至今未许也。”

阳城、下蔡是楚国贵族公子的封地,宋玉的东家的女儿,竟然使全楚国的高干子弟都神魂颠倒,这是以“环境反射”的手法写她的美貌绝伦。中国的闲人虽然道貌岸然,实际上好谈论人家的隐私,他们对隐私权浑无尊重之意。自此,“邻女窥玉”就和后来的“文君听琴”一样,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了。不过,宋玉在这篇赋里并没有如何夸耀自己漂亮到了不得,他的漂亮也是一种反射式聚焦的结果。一是反面的反射,登徒子把他的貌美当作祸根。二是正面的反射,既然倾国倾城的东家少女在墙头偷看他三年,他都不动心,那么人们也就感到自己的尊容无法和他相比了。中国文学富有写意性,笔在此而意在彼;中国人读文章也就养成习惯,眼在有文字处而意驰于文字之外。比如大家熟知的汉乐府《陌上桑》就采取反射式聚焦的方法,写行者、少年、耕者、锄头被秦罗敷的美色弄得痴态可掬,她的光艳照人,自然也就散发着一种勾魂摄魄的魅力了。

中国文章的妙处,除了这种反射式聚焦之外,还有一种“极致虚构”。儒者喜欢讲中庸,宋玉这篇赋中的中庸角色,是那个对美女“发乎情而止乎礼”的秦章华大夫,但他的扭捏作态,未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宋玉、登徒子、秦章华大夫组成了本赋的两极中和的结构,而以“极致虚构”的手法加以漫画化的登徒子,给人印象尤深。凭着寥寥数笔,便使登徒子成为千古好色之徒的代名词,实在是非大手笔不办的事情。它只不过是夸张登徒子之妻蓬头卷耳,翘唇龇牙,旁行驼背,长有疥疮、痔疮,而为夫的却嗜丑妇成癖,使她生下五个孩子。这种极致虚构,是与借妻写夫的反射式聚焦相得弥彰的。西方文论不是谈论什么“圆形人物”、“扁平人物”吗?极致虚构所创造的并非“圆形人物”,却也能长久地活在人们心中,这就不能不令人思及那句“文无定法”的老生常谈了。

极致虚构也有生活原型。那么,这位登徒子影射何人?《古文苑》载有宋玉的《讽赋》,是录自唐代的类书《艺文类聚》的,不应轻易地定为“伪作”。其中写到:“楚襄王时,宋玉休归,唐勒谗之于王曰:‘玉为人身体容冶,口多微词,出爱主人之女,入事大王。愿王疏之。’”宋玉辩解的话也是:“臣身体容冶,受之二亲;口多微词,闻之圣人”。又讲了一则受主人之女诱惑而不及乱的故事,辩解自己并非好色。这篇《讽赋》,简直就是《登徒子好色赋》的未定稿,登徒子是影射唐勒的一个别号。唐勒是屈原之后,与宋玉同列的楚国文学侍从之臣,是见于历史记载的真实人物。他大概是忌妒宋玉的年少多才,才做这种打小报告的表演的。然而《讽赋》没有指责他沉溺丑妇的俗滥行为,《登徒子好色赋》可能是借题发挥,尽情发泄作者的愤怒,进行极致虚构了。文学作品之为文学作品,从本质而言,是不能将其中经过虚构了的人物与真实的历史人物对号入座的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